

崇德小学建筑物的历史
整理资料:傅锶恩、陈嘉琪
4-12-2008
这是我们崇德小学所收集到的建筑物的资料。玄武学堂坐落在玄武庙的戏台(1911 年----玄武庙) 。以前,老崇德是用木做的(1916年----106 Main Road) (1920年 138 Main Road)。据黄文寿先生说,当时只有一层 楼,很简陋。据陈金川老先生,老崇德以前没有食堂,有外来的小贩在学校外面摆摊子。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些学生回家吃,一些就带食物去吃,还有一些在摊子你里吃。
据陈金川先生说,老崇德有两间,一间是自己的,还有一间是租的。自己的是138号门牌,还有一间租的是126号门牌。这两间是分开的,中间隔一间店屋。老崇德有草场、篮球场和厕所。但是,现在的篮球场和草场已经让人种东西了。据黄锡芳老先生说,以前学校下雨时会漏水,草场4面都有墙围着(138)。
据黄文寿先生说,1954年,就搬到现在的崇德小学。现在的崇德小学是柯新庆捐的地。柯先生是一个很有钱的建筑商人。据陈金川老先生说,万利先生(陈金川老先生之父)曾经也是董事,也在崇德就读,他出钱又出力为崇德作出一番贡献,所以他受到众人的尊敬。学生们念书念到一半时,崇德小学就要搬迁了。他们就转校到圣心读书。
现在崇德小学有再要建了,希望大家可以在一个更舒适的环境念书。
崇德华文小学位于槟岛西南县,浮罗山背,胡内路。
1911年此地玄武官庙职董及社会诸贤:李春容、张振南、徐德佑、黄昭文、周润发 黄隆等的领导下,在庙前的戏台创办“玄武学堂”,此既崇德学校之前身。当时学生约30名。首任校长为徐易良,当时玄武学堂实为一以客家话或闽南语为教学媒介之私垫。后因学生逐渐增加。原有的戏台简陋,末能容纳全部学生。
至1916年将校址移至浮罗大街106号,[阅读书报]属下之店屋;同时将[玄武学堂]易名为崇德学校。当时办学经费全靠董事诸翁(巫福彬、罗金開、练秀田、游碧田、陈启湖、张振南、陈林祖、刘俊德等)推动募捐维持。聘请邱敬业为校长,学生约80余名。三年后,由于学生人数激增,逐有董事及浮罗公益阅读报社职委月诸公推动募捐,筹得义款五千余元,藉此购得位于浮罗大街138号的双层排屋一座。
1920年将校址移至此处(浮罗大街138号的双层排屋),聘请冯习之任校长,五名教员,并增设五年级和六年级“高小班”, 学生人数约130名。当时董事包括陈淑源,林振辉,周宜昌,巫天佑,徐德佑,及张振南诸贤。同年发动第二次募捐重修屋宇及建设经费将学校整装一新。数年后,董事部聘请陈敬之担任校长至一九四一年,校务日进。1941年日军南侵,学校停办。
1945年日军投降后,在侨领陈春凤、杨升远、曹作轩、陈林祖、罗春笋、黄绍文、张玉山及其资助者协助下至1946年初開始恢復校务,由本地学者范美任校长。
1947年由张普潘接任校长,当时学校经费不足,遭遇困难,幸得市场店东热心教育以月捐资助及浮罗公益阅读书报社将属于二店屋的租金捐献充当经费,才聊以维持开支。
1951年因校舍(属寓)历史悠旧,非常陈旧,将面临坍塌之危险,在当时政府卫生官巡视下,并受励言警告遷移校舍,否则将採取行动关闭本校。
至一九五二年柯新庆先生,献校地约三亩半,位于湖内路旁,并在杨升远,罗春笋,徐瑞意,陈春风,陈巴都,麦玉麟,陈日升,陈林祖,张晋藩,周作贤,黄绍文,周宜昌,林清河,陈芳標,张玉山贤能推动下,筹备建校工作,经种种困难,举办娱乐市,发动筹募等义务,筹备建校基金才有着落。
1954 年二月新校舍落成,敦请柯新庆主持开幕典礼。同年八月,全体学生迁至新校舍授课。
1956年聘请林杰明长校。
1957年,由教务主任邹璇取代林杰明长校。同年六月在教育局受义下举办四南区常年运动会,办得很成功,颇获各方及教育局良好赞誉。至取用新校舍后,学生不断地增加至课室不够容纳,逼得全校学生分上下午班授课。
自政府宣布巫语为国语及英文为官方语文后,学生入学人数逐渐减退。(由中型人数减至小型人数)又全校学生原分上下午班授课,下午班放学时间每日均于下午六时后,此对本??家居山地之学生归途,殊多不便,本校为此每向教育局申请增建教室,但均受教育局所拒。有因本区各市镇小学都已开办高小班,每年来自其他市镇之五年级插班生也告中断,本校友中型降回小型学校。
1965年九月聘请陈荣富长校,校务为一新,并与1996年间把原有的食堂修建为临时教室,建临时教室两间,将下午班学生全调至上下授课。又于1967年本校曾联合浮罗德教会紫穦阁,在本校举办新春娱乐市,校誉为之一振。1967年底陈荣富校长另有高就离职。1968年初至周年6月由副校长郭嘉今代理长校。
1968年6月由陈荣显校长接管校政;同年获得政府建校金七千元,遂于同年本校推动及举办浮罗舍区华校连和会,藉此联络各华校师生情谊。
自宾周学联体育会(msspp)成立后,本校学生城曾参加各项运动项目及各项球类比赛。今将获得超卓之学生及球类简列下,藉作志传。
1969年:西南区篮球赛,男组篮球队及女组篮球队均荣获冠军。(此年由槟州学联会授权本校主办西南区篮球赛)
1970年:西南区篮球赛中男组篮球队再次荣获冠军,女组屈居亚军。又本校篮球冠军队参加全槟州篮球赛荣获全槟州季军。西南区乒乓赛中,均获得男女组乒乓对冠军。又四年级学生曾之进,曾参加槟州运动会中跳远项目,成绩超卓,破全槟以往纪录。
1971年:西南区—{篮球比赛:男队冠军、女队仍居亚军
{乒乓赛:男队和女队蝉联冠军。
各项球类学生超越表现:曾元进、杜明和、黄汝亮、吴保国、王春发被选代表槟州学联篮球队,出席州际赛。
吴保国被选代表槟州学联乒乓队,出席州际赛。曾元进被选代表全国小童篮球队员嫌队长,出席马尼拉(印尼主办)亚洲小童篮球赛。
1972年:西南区—{篮球赛:男队蝉联冠军,女队仍居亚军。
{乒乓赛:男队和女队荣获蝉联冠军。
全槟州—{篮球赛:男队荣获冠军
{乒乓赛:女队荣获冠军
1973年:西南区男组篮球队蝉联冠军女组屈居亚军。男足篮球篮球队参加全槟州篮球赛,荣获冠军。西南区男女乒乓队蝉联冠军,女组乒乓队参加全槟州乒乓赛,荣获冠军。六年级男生吴保国再度被选为槟州代表,出席州祭赛,又六年级女生陈莲娇亦被选为槟州乒乓队代表之一。
1974年:本校成立家教协会,首任主席曹水源校友,并在第二年(1975年)连和学校及校友会举办浮络七区华校书法、歌唱及演讲比赛。
1976年:董事部计划把原有的篮球场改建为洋灰球场,并获得国会议员资助三千元建筑材料,而董事部拔出三千元资助。以固当时想借政府业门微用沿公路旁在之校地,为恐新球场将来有疑公路之故,而改建新篮球场延至1978年才正实动工。
1979年11月22日本政府正实取用本校沿公路旁之校地11761KP,赔款RM23,552,00(每方尺RM2/=)
1979年12月31日陈荣显校长调升离职。
1980年1月1日由贵昌先生接任校长,次年(1981)年,3月18日荣休(55岁)
1981年3月19日教育局派来刊貼彭先生接任长校至1985年5月间;校董联合家协举办外丹功练习班,借用本校走廊作练习处。
1985年3月16日至1987年8月31日,由黄兴国长校。
黄校长长校其间,在他精心计划之下,除关心校务外,也非常关心校园卫生及美化,他时常参与园工消除野草,种值华木,使校园焕然一新。
1987年9月1日教育局派庄蓮根接任长政,庄校长对于校政及美化校园等方面增加一番的计划整顿后;不但校境更加幽美,学生成绩亦日愈进步,以致新生年年增加。在庄校的推动下成成立了电脑班,又举办[崇德行]筹备家教协会基金。在他的落边微求之下获得不少政府及私人的资助而增添了不少设备及装修。(1988年8月23日,林宗兴副校长菜休,由林来贵接任副校长)
1990年在庄校长的推动获得校董的合作与资助下,把学校的两间临时教室(前食堂)改建为礼堂,作为多元化用途,使学生及家长们受惠不少。
1993年4月16日庄校长调升,任槟州新课程纲要督学而离职。庄校长离职由林来贵副校长代理长政至1994年*月*日。林副校长于1994年9月4日荣休(55岁)
1994年*月*日教育部委派林敦良校长前来长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