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羅崇德華小建校不忘環保 遷移3棵老樹
(檳島西南區23-05-2009日訊)浮羅崇德華小舉行“人人植樹,處處清涼”建校前移花遷樹,不忘環保活動,約百名董家教、建委代表、校友、家長及學生熱烈響應。
該項活動是由該校建委會、董事會、家教協會及校友會聯辦。同時也迎合了新校舍發展商Sim Leisure發動的“當我們有能力做時,我們得盡力做,SLC拯救我們的地球”的口號。
今日的重點節目包括“萬眾一心”遷樹活動,使用機械將3棵逾40年樹齡的老樹挖起,移植到校園儲藏室後的角落,同時也進行“愛的呵護”親子移花活動,讓學生與父母一同植樹,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為了這歷史性的一刻,師生手持鏟子圍繞著大樹,象征挖掘儀式。
曹水源:擴建經費缺50萬
建委會主席兼董事長曹水源表示,該校校舍具有將近百年的歷史,因為教室簡陋,缺乏大禮堂及各種特別課室,因此,擴建計劃刻不容緩。他指出,迄今建築經費仍缺乏50萬令吉,盡管得到Sim Leisure董事經理沈芝慶的鼎力支持,不過,建委會也決定將在近期內再度展開募捐活動,以彌補經費的不足。
他說,建委會是于2007年中元節期間開始展開籌款活動,獲得社會熱心人士的認捐,反應不俗。
賴校長:移樹旨在身行環保下一代
賴校長表示,Sim Leisure被委任為擴建工程發展商,工程包括興建一座3層樓課室及一座大禮堂,為了保存現有的歷史特色,在建校的當兒,借此機會讓同學與檳島居民學習珍惜島上所擁有的文化遺產。
她指出,該校校園有3棵古老的大樹妨礙工程進行,一般上,人們會將大樹砍掉,填土才進行工程,然而Sim Leisure與一般人不同,他們想盡辦法利用各種機械把大樹移植到校園其他角落。
此舉旨在喚醒社會人士與大自然共存,由學校開始塑造一個愛護自然環境、保護生態、身行環保的下一代,一切植樹費用由Sim Leisure全權負責。
出席者包括家協主席李月雲、校友會會長符策時、塗建和、蘇建光、陳昶閥、方有成、黃文壽、塗墨德等人。
沈芝慶:新校舍致力保存原貌
Sim Leisure董事經理沈芝慶表示,在崇德小學新校舍擴建方面,將採用舊式的屋瓦,致力保存崇德小學的原貌,讓新校舍與前棟建築物擁有和諧一致的建築構思。
他指出,3棵逾40年老樹移植計劃的成功率達到65%,此次的移樹計劃主要是使用拖車及吊機進行,若是用人工相信至少要一個星期時間。
他是名熱愛大自然環境,致力提倡環保的發展商。
他是于今日出席浮羅崇德華小“人人植樹,處處清涼”建校前移花遷樹,不忘環保活動上,如是指出。該校今日也移植佛肚樹、文殊蘭、鐵樹、金邊虎尾蘭(鱷魚舌)、紅葉鐵樹、鳥窩厥。
為了親身體驗浮羅山背的大自然環境,他在之前特地搬遷到崇德學校後的住宅區居住一年。他打趣地說,住在浮羅不用冷氣也無所謂。
他說,環保是大家的責任,不僅是環境方面,也包括塑料再循環及天然資源的充份使用。
“很多發展計劃,往往忽略環境保護這一環,再說,崇德校方也非常喜歡大自然,所以,此次的擴建計劃將致力保留該校的原貌,尤其是“對環境友善”的建築設計。”
他說,此項“人人植樹,處處清涼”建校前移花遷樹活動主要是灌輸學生的環保意識,連其來自外國的同事也對馬來西亞人如此堅持環保的努力而感動。
發展商發起綠化校園‧崇德擴建移植3老樹
2009-05-24 11:42
星洲日報/大北馬‧2009.05.23
校園內3棵樹齡超過40年的老樹雖然阻礙了浮羅山背崇德小學的擴建校舍計劃,原本這些老樹應該被砍除,但是在“變則通”後,這3棵老樹不但保住性命,而且還有機會接受了本地少有的樹木遷移,被移植到校園的其他地方繼續種植,成為了坊間的佳話。
樹木移植的概念是由擴建崇德小學校舍的發展商所發起,目的是為了保存校園內的3棵老樹,不要讓樹木在發展計劃被砍伐。另外,發展商在擴建的藍圖中,以完全保留校舍原貌及著重環保的概念為主,也成為了此校擴建計劃的“賣點”。
負責擴建校舍工程的Sim Leisure是一家著名的國際主題公園發展商,這間公司以義務性質為此校操刀,並希望借著遷樹及綠化校園,灌輸小學生環保意識,將此校打造成為全體師生都身體力行響應環保的華小。
共有逾百名崇德小學師生及家長,於週六(5月23日)早上聚集在此校的老樹下,參與一項簡單但不是隆重且有意義的“人人植樹,處處清涼……建校前移花遷樹不忘環保”活動,一起動手種植花樹及見證發展商將兩棵香樹及一棵老樹移植到學校後院。
逾百師生齊力挖掘樹根
在發展商使用重型機械將樹遷移至後院之前,逾百名師生在香樹下參與“萬眾一心”遷樹活動,大家繞成一個大圓圈用鋤頭齊力挖掘樹根,親自體驗遷樹的過程,讓場面呈現一種令人感到的環保運動寫照。
師生及家長在“愛的呵護”親子移花活動中,在校園栽種了6種長壽花木及草藥,包括鳥窩蕨、金邊虎尾蘭(又稱鱷魚舌葉)、鐵樹、佛肚樹、紅葉鐵樹及文殊蘭。
沈芝慶:工程相當龐大
老樹移植成功率僅65%
Sim Leisure董事經理沈芝慶說,將這3棵樹齡超多40年的老樹移植的成功率雖然只有65%,而且還是這間公司移植樹木中樹齡最高的一項工程,但是他認為保存一棵老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將會盡所能,讓樹木能夠移植成功。
“遷樹的工程相當龐大,需要動用鏟泥機和起重機,而且樹木也需要經過修剪才可移植到別處,但是我有信心能夠在一週內完成遷樹工作。”
他說,在看到崇德小學師生及家長熱烈響應環保活動時的反應,讓沈芝慶及數位來自國外的同事都非常感動。
現代人少付諸行動“環保”
他認為,現代人雖然經常都會將“環保”掛在嘴邊,但是卻很少付諸於行動,因此此校師生的熱烈響應才讓他擁有如此大的感觸。
他對崇德小學能夠藉建校的機會向小學生灌輸環保必須身體力行的訊息感到欣慰,因為這將讓學生體驗無法從課本中獲得的學問,而且將會讓學生永遠都將參與學校遷樹的時刻銘記在心。
值得一提的是,熱愛大自然的沈芝慶為了享受浮羅山背的大自然,特地搬遷至浮羅山背的彭落烏卑,並在此處居住了1年。
提倡環保保留學校原貌
非營利方式為崇德擴建
沈芝慶說,這間公司是採取非營利方式為崇德小學擴建校舍,希望能夠為教育盡一點綿里,這間公司除了要提倡環保,也希望能夠在興建新校舍的同時,保留學校原有的風貌。
他說,現代人在發展時,經常都會忽略保存建筑物的原貌,但是他認為,一個建筑物之所以在早年會以一種特定的材料或款式建成,一定有其特別之處。
“許多建筑物,他們所使用的材料和結構都是能夠迎合當地的環境和氣候,裡面隱藏著不少學問,而且能夠把根留住是很重要的。”
為此,他希望在協助崇德小學進行興建一座3層樓校舍及大禮堂時,能夠保留及修復此校舊校舍的風貌。他將會根據舊校舍所使用的屋瓦,尋找同樣種類的再循環屋瓦來搭建新校舍的屋頂,以便讓新校舍也有相同的風貌。
他說,此校的擴建工程將會在一年後竣工,屆時學生將會在一片非常綠化的環境中求學。
賴春郿:擴建仍保存歷史特色
教導學生珍惜文化遺產
崇德小學校長賴春郿在致詞時說,此校在進行擴建的同時,依然保存著現有的歷史特色,因此希望藉擴建校舍的機會,讓學生學習珍惜現有的文化遺產。
她說,遷樹的活動也喚醒社會人士不要破壞自然生態,而是應該與大自然共存。
她說,此校獲得社會各階層的人士及校方的配合,由學校開始塑造一個愛護自然環境,保護生態,身行環保的下一代。
曹水源:盼熱心人續支持經費
此校監委會主席兼董事長曹水源說,此校有近百年歷史,基於教室設備簡陋和缺乏電腦室、教務處,董事會於前年議決擴建,去年通過檳州中元聯合會協助籌獲百多萬令吉,及向社會人士募捐,但所籌獲的款項離建校經費尚遠。
他慶幸此校獲得發展商義務支持,但他仍然希望社會上熱心教育的人士能夠繼續支持此校,以便籌足建校經費,讓擴建校舍計劃能夠早日落實。
星洲日報/大北馬‧2009.05.23
========================================================================
227學生續在校園上課‧崇德擴建校舍近期動工
2009-05-19 11:02 星洲日報/大北馬‧2009.05.18
(檳城)浮羅山背崇德小學至今雖然欠缺50萬令吉擴建基金,建校委員會依然決定施工後再向社會人士籌款。在施工期間,全校227名學生將不受影響,可以繼續在校園內上課。
崇德小學董事長曹水源指出,承包商的工人週一(5月18日)開始拆除校內的部份建築結構。即將被拆除的建築結構包括禮堂、食堂、廁所和儲藏室等。承包商也築起圍牆,讓學生可繼續在原有校舍上課。這項施工預料明年中旬完成。
施工期間續向公眾籌款
他說,由於發展圖測已獲批准,施工期不宜再拖延。董事部和校方將於施工期間,繼續呼吁社會善長仁翁和熱愛華教人士慷慨解囊支持擴建計劃。
崇德小學是基於教室陳舊及被白蟻蛀蝕,威脅師生安全,開始了擴建新校舍計劃。
校長賴春郿說,崇德小學於2007年獲得檳州中元聯合會與各街區組織協助籌款,加上建委會向熱心人士的募捐,總共籌獲250萬令吉左右。但物價在過去兩年大幅度高漲,硬體結構已經需耗費300萬令吉,還未包括軟體設施。
賴春郿:物價高漲建費增
她表示經濟不景是造成達不到籌款目標的原因之一。建委會希望社會人士繼續伸出援手,同時希望建校工程順利展開並落實後,再期盼社會人士施以援手,進一步解決軟體設備的問題。
她說,所有學生在食堂拆除後,將暫時移至六年級教室後部的臨時食堂用餐。
另外,崇德小學擴建計劃將把3棵已有40年樹齡的老樹移植到校園邊緣。校方也計劃種植更多花草綠化校園,讓學校的環境更舒適。
星洲日報/大北馬‧2009.05.1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