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9日星期四

2009年9月10日星期四

“光华心,光华情” 浮罗崇德引爆





“光华心,光华情” 浮罗崇德引爆
二零零九年八月十六日 晚上七时五十三分


(槟岛西南区16日讯)光华日报喜迎100周年,首站“光华心,光华情”嘉年华会周日上午在浮罗崇德学校引爆,吸引约5千人参与,虽然当日天气是热炎炎的,但大家的心都是热烘烘的,一连串的好玩游戏,光华将欢乐带给大家,令人不禁要直呼,“光华好棒!”

嘉年华会是在8时30分开始,一早崇德学校外就车水马龙,浮罗居民个个一家大小出动参与“光华心,光华情”嘉年华,里面的林林种种义卖会摊格,及其它参展单位的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气氛显得非常热闹。

当天,本报同事及嘉宾身穿火红的光华日报百庆周年T恤,整个场面显得一片红彤彤,不说,还以为是农历新年到来了。

光华日报总经理准拿督李兴前说,“光华心、光华情”嘉年华会系列庆典活动将在全国6个不同地点举行,首站是槟岛,而本报选择了浮罗山背作为首站的启点,显示《光华日报》与这一片土地居民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他说,在1993年至2001年期间, 本报同仁曾经走访浮罗文丁、浮罗双溪槟榔港口、浮罗班台亚齐、浮罗勿洞、浮罗双溪槟榔等,且获得浮罗乡情热情招待 。

“多次的访问和交流,都让本报与当地乡亲朋友打成一片,居民的热情和善良让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继说,在 2004年尾发生海啸时,本报发动了读者捐款赈灾活动,共拨出20万令吉 予浮罗灾区居民,为大家尽绵力。他希望当时受到影响的居民们今天已走出那一场阴霾。

他指出,《光华日报》是由革命先驱孙中山在1910年创办,在这漫长办报岁月里,一直与华社风雨同路。

“有了读者的支持和爱戴,一份报纸才能长存,所以本报将继续以不同管道和方式来回馈民众和读者,希望大家多多留意本报报导, 更期望大家不吝啬给予指教”。

他表示,浮罗山背这一站“光华心、光华情”嘉年华会能顺利举行,本报要感谢工委会合作, 更感谢多个协办单位的响应和配合 ,及各商家如雀巢有限公司、A Famosa、Am Bank、发绅贸易有限公司(Passion)、卢源来专科医院、佳景集团等的报效和赞助。

本报高层齐打气

与会者包括本报董事主席拿督王锦发、联合工委会主席兼副总经理准拿督陈虹罃、总编辑胡锦昌、准拿督梁宗宝、准拿督周福平、副总编辑林福荣、广告经理白裕斌、公众事务经理陈素华、光华西南区办事处经理张瀚中、主任陈燕妮等嘉宾。

8区华人村长、地方领袖及华小代表包括陈京熯、准拿督涂志气、胡华集、蔡天送、林次来、江海九、曾瑞伦、黄记福、邹俊扬、张今诚、涂秋麟、涂1墨德、林宗德等人。当天,约有50个参展单位, 包括光华日报百年图片展、AM Bank 、佳景景集团房屋展销、A Famosa渡假村示范单位、卢源来专科医院、Maggi food、雀巢饮料、Nescafe饮料、Milo饮料及各种浮罗道地食物摊格。

崇德小学夺拔河冠军

在拔河比赛环节,浮罗崇德学生出尽奶力拉呀拉,赢得全场总冠军。这场拔河比赛获得浮罗华小派学生参与,进入决赛者是崇德小学及新民小学,最后由崇德小学胜出。

这场比赛吸引许多家长及嘉宾围观,大家为各自队伍加油打气,气氛紧张又有趣。

胡丽娜:新闻图片展 掀海啸回忆

被唤醒当年的心酸史,来自浮罗勿洞的家庭主妇胡丽娜看到其汽车在南亚海啸中被杂物覆盖的照片时,相信是一时感触良深,眼眶红湿。她是于周日上午携带长女邹月敏到崇德小学参加“光华心,光华情”嘉年华填色比赛,当她走到新闻图片展摊位时,突看到一张汽车被杂物盖住的照片,勾起了当年海啸的惨痛回忆。

原为印尼华侨的她在海啸发生前,已嫁到浮罗勿洞。在海啸发生时,其次女月雯才3个月大,而大女儿月敏也只有1岁多。海水淹没浮罗勿洞后,丈夫邹永喜立刻带着家人逃生。

她说,该辆普腾赛嘉是丈夫在1990年买下,海啸发生后,就送去修车厂进行维修,并重新喷漆,将可可色的车身喷上灰色。而她至今仍使用这辆车作为代步工具。

她指出,她从没料到会在“光华心,光华情”嘉年华看到这张图片,毕竟她此行的目的是携带长女月敏前来参加填色比赛。而本报同人也答应冲洗该张照片送给她作为纪念。

妇女喜获大奖 一份报纸换名表

购买1份1令吉20仙报纸,家庭主妇转幸运轮盘抽到价值约300令吉的U2名贵手表大奖,喜上眉梢。

61岁的家庭主妇张汉娥一早就驾驶摩托载着两名孙子到来参加“光华心,光华情”嘉年华会,获得幸运之神眷顾,购买报纸后参加抽奖比赛,就中了大奖。

抱着侥幸的心态转幸运轮盘的杨美丝也是抽中手表大奖的幸运儿,来自浮罗半路的她也快乐的参与“光华心,光华情”嘉年华会。

当天的幸运抽奖活动,除了U2名贵手表外,也有Roscani 手表、雀巢礼篮、EKA米粉、龙山米酒、雨伞、保温瓶等丰富奖品,吸引了许多人挤在柜台前热烈参加。

AmBank参展摊格

“光华心,光华情”嘉年华会也设有许多参展摊格,AmBank 集团是其中之一,该银行在浮罗已有20年历史,多年来深入浮罗民心提供多样化简易的银行服务。

Ambank 北马区域经理陈龙腾受访时说,浮罗市具有潜能,该公司也已从小店铺发展到大街店屋、多年来感谢当地居民的支持。当天,他们有提供多项服务,包括房屋贷款、个人贷款、定期储蓄等等。该银行除了每个月第一个周日外,其它照常营业,从早上8时30分到中午12时。

2009年7月13日星期一

校長一行人瞻仰林老

校長一行人瞻仰林老
盼雲頂允捐助崇德華小
2007-10-28 19:07
光明日報•2007.10.28
(雲頂訊)檳城浮羅山背崇德華文小學正副校長賴春郿、鄭金春及家教協會主席古添發驅車6小時南下,趕來瞻仰林梧桐遺容。在《光明日報》安排下,雲頂集團公關及通訊部高級副總裁楊吉祥會見3名遠道而來的賓客,他對由於崇德華小缺乏重建基金也表示關注。

對於楊吉祥願意協助崇德華小,校長賴春郿非常感激,她高興得紅了紅眶,並流下淚水。

週六(27日)凌晨2點30分,賴春郿一行人從浮羅山背駕車直驅雲頂高原,約在上午8點半抵達雲頂阿娃娜酒店。他們和楊吉祥約談了10分鐘,同時提及崇德華小面對校舍不足及設備陳舊的問題。

楊吉祥說,林老的帛金將全數撥出作為慈善用途,不過,根據名勝世界的政策,有關善款只能捐給慈善團體,例如老人院、孤兒院及殘智障院,不包括教育機構。

“我明白崇德華小所面對的困境,因此我會幫忙呈上文件,希望名勝世界可考慮資助這間小學。”

賴春郿說,該校面對校舍屋頂漏水、地面龜裂、板牆被白蟻侵蝕等,教育部的撥款只足夠維修,無法解決課室不夠的問題。

她指出,崇德每年級只有一班,最多學生的班級有39人,最少也有32位學生,因此,學生上課情形非常擁擠;基於空間有限,課室也只能擺放基本的桌椅、書櫥及黑板等,沒有額外空間擺放其他教材道具。

“有時候,課室不夠用,學生被逼到圖書館,甚至在食堂上課。”

課室嚴重不足
學生走廊上課

崇德華小副校長鄭金春透露,現有8間課室已經物盡其用,一些需要特別教室的科目,如生活技能課,為了避免打擾其他學生上課,學生都在走廊上課。

崇德學校的校地佔地3英畝,但只發展了三分之一,目前只有8間校舍,包括課室、電腦室、資料室、科學室及音樂室,根本無法應付教學需求;加上浮羅山背一帶的人口劇增,對華小需求也不斷增加,因此學校急需擴建。

整個擴建計劃預測需要200萬令吉,屆時將在現有教室後的空地,另建一棟三層高校舍,為學校增設12間課室,作為特別課室用途。

擴建計劃也涵蓋新建禮堂。目前的禮堂只能容納約200人,全校學生已有213人,每當學校辦慶典,不僅容納不了全體學生,家長也必須站著參加慶典。



--------------------------------------------------------------------------------

你知道嗎?
崇德創校於1911年
仍沿用53年前建築

崇德小學位於檳島西南縣浮羅山背,前身為“玄武學堂”,創立於1911年,迄今已有97年歷史。

目前崇德華小的學生仍舊沿用53年前所興建的建築物上課,木板搭建的校舍,圍起生鏽鐵絲網的窗戶,歷經歲月摧殘,已陳舊不堪,隨著時代的進展,簡陋的設備已不能迎合現代教育的需求。

校方計劃擴建新校舍,增建課室、食堂、行政堂、會議室、音樂室、電腦室、圖書館、資料室及禮堂,初步預算需集資250萬令吉。

在社會人士及慈善團體的協助下,該校已籌得部分基金,迄今尚欠約150萬令吉。


光明日報•2007.10.28

2009年7月12日星期日

崇德小学获38万令吉的拨款


光华日报

建委感谢本报报导引起州政府关注 

崇德料近期获38万
二零零九年七月十一日 晚上十一时四十七分



(槟岛西南区11日讯)槟州华教事务协调委员会或在两周内发放浮罗山背崇德小学共38万令吉的拨款。该校建委会形容这笔拨款对该校犹如“雪中送炭”,使他们终于放下“心头大石”。

此外,该校建委会也感谢本报关注该校建校困难,一系列报导后,引起州政府及社会关注,及时获得38万令吉的拨款。

浮罗崇德小学扩建工程耗资280万令吉,早期结合槟州中元联合会及各项管道筹得220万令吉,建校工程经在今年6月1日动工,尚缺60万令吉建筑费,目前获得槟州政府拨38万令吉,至于剩余逾10万令吉建校基金,建委会有信心今年内能完成。

工程已完成约20%

目前,该校建筑工程已完成约20%,包括打桩工程,相信能在明年中旬如期建竣。

古添发:雪中送炭


浮罗崇德小学建委会副主席古添发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州政府的38万令吉拨款如“雪中送炭”,使建委会终于放下欲向外界筹款的艰难工作,至于,剩余逾10万令吉的拨款,他们有信心能在今年内完成。

他说,由于当前经济萧条期,建委会一直很担心无法筹获仍缺的60万令吉建筑费, 如今获槟州华教事务协调委员会捎来这项喜讯,真的是如一支“强心针”,让他们放下心头大石外,也让他们更有信心筹获剩下的建筑费。

他除了感谢州政府关注,也感谢本报一直本着社会责任,跟进该校建校过程,使建委会建校过程顺利无阻。

他表示,建委会有信心建校工程能在一年内顺利完成,这也意味着明年中旬,该校3层楼新校舍将落实。

赖春□:心定下来

崇德华小校长赖春□及建委会财政黄文寿异口同声说,他们是通过本报报导获知州政府拨38万令吉的喜讯,使他们一行人高兴得不得了。

赖春□说,一听到这个好消息,整个心也定下来了,明年中旬,学生即能有一间基设齐全及环境优美的新校舍了”。

黄文寿:难题不大了

黄文寿则说,由经济不景,60万令吉的确难筹,在州政府协助下,剩余逾10万令吉,相信难题不大了。

该校目前有227名学生,明年有38位学生。该校扩建工程1栋1层楼礼堂,及一栋3层楼的新校舍,包括12间课室、作为教务处、食堂、电脑室、科学室、图书馆及其它用途教室。

陈宝华:感谢州政府

浮罗山背市镇地方领袖拿督陈宝华局绅代表当地居民感谢州政府及各单位的协助,使当地华裔子弟有了一间新校舍,在舒适的求学环境上课。

也是该校校友的他希望州政府继续关注其它地区有需要的学校,确保华文教育继续稳定发展,使学生有机会接受母语教育。

章瑛:相信两周内完成

槟州华教事务协调委员会主席章瑛国会议员接受本报电访时说,目前,该委员会及州财政处正积极处理该校董事部银行户头资料及2007年经会计师审查后的财务报告等工作,相信在两周内能完成,并正式发放38万令吉予崇德小学,作为建校基金。

她补充,其它同样获得拨款的学校包括柑仔园修道院国民型中学 、培新华小及青草巷修道院小学也将在两周内取获有关拨款。

2009年7月10日星期五

崇德小学 例拨款重点学校

崇德小学 例拨款重点学校

章瑛前往浮罗崇德小学巡视,她说,被该委员会列该校为重点学校,所分配到的州政府拨款确实数额将在明日(周五)敲定。她周四连同黄汉伟行政议员及该委员会委员视察崇德小学,并最后确定该校扩建工程所需和进展后,如是向媒体说道。

她说,州政府发放给州内华小、国民型中学及教会学校的450万令吉制度化拨款,共有109所学校受惠。当中建校中被列为重点学校的4所学校受到特别关注,将分享100万令吉拨款,包括柑仔园修道院中学、青草巷修道院小学、日落洞培新小学,以及浮罗崇德小学。

崇德小学校长赖春□指出,该校扩建工程包括一栋3层楼的新校舍,包括12间课室、科学室、美术室、图书馆、电脑室、会议室、教务处及食堂,以及一栋一层楼礼堂,耗资280万令吉。结合去年槟州中元联合会筹款,以及各管道筹到的款项,共有220万令吉,目前尚缺60万令吉的建筑费。

黄汉伟:淡小和宗教学校 审核由小组进行

黄汉伟行政议员说,今年,淡小和宗教学校的审核过程是由一个小组进行,并没有牵涉到国州议员的参与。为确保各选区国州议员与各源流学校取得紧密联系,他将向掌管槟州教育事项的第二副首长拉玛沙米建议明年邀请国州议员参与淡小和宗教学校的拨款审核事项。

参与视察活动者尚有槟州议长阿都哈林、槟州华教事务协调委员会委员许海明等。一行人也获得校方邀请品尝浮罗果王。
相关照片

■ 一行人视察后,在崇德校前合影。

2009年7月2日星期四

槟州摩哆车商会移交捐款给崇德华小

事项:槟州摩哆车商会移交捐款给崇德华小

槟州摩哆车商会同人,将在 明日早上4-7-2009 时间:10:30 am ,
亲临浮罗山背崇德华小,移交三万元给本校建委会,充作扩建基金。
届时,本建委会将同时会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以向各界报告建校工程进展。
到时也有一场小小榴莲会,敬请贵报派出记者采访。谢谢!
祝:安好.

崇德华小建委会协调小组
黄文寿启 012-4221965

2009年6月23日星期二

崇德小学建筑物的历史



崇德小学建筑物的历史
整理资料:傅锶恩、陈嘉琪
4-12-2008

这是我们崇德小学所收集到的建筑物的资料。玄武学堂坐落在玄武庙的戏台(1911 年----玄武庙) 。以前,老崇德是用木做的(1916年----106 Main Road) (1920年 138 Main Road)。据黄文寿先生说,当时只有一层 楼,很简陋。据陈金川老先生,老崇德以前没有食堂,有外来的小贩在学校外面摆摊子。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些学生回家吃,一些就带食物去吃,还有一些在摊子你里吃。
据陈金川先生说,老崇德有两间,一间是自己的,还有一间是租的。自己的是138号门牌,还有一间租的是126号门牌。这两间是分开的,中间隔一间店屋。老崇德有草场、篮球场和厕所。但是,现在的篮球场和草场已经让人种东西了。据黄锡芳老先生说,以前学校下雨时会漏水,草场4面都有墙围着(138)。
据黄文寿先生说,1954年,就搬到现在的崇德小学。现在的崇德小学是柯新庆捐的地。柯先生是一个很有钱的建筑商人。据陈金川老先生说,万利先生(陈金川老先生之父)曾经也是董事,也在崇德就读,他出钱又出力为崇德作出一番贡献,所以他受到众人的尊敬。学生们念书念到一半时,崇德小学就要搬迁了。他们就转校到圣心读书。
现在崇德小学有再要建了,希望大家可以在一个更舒适的环境念书。



崇德华文小学位于槟岛西南县,浮罗山背,胡内路。
1911年此地玄武官庙职董及社会诸贤:李春容、张振南、徐德佑、黄昭文、周润发 黄隆等的领导下,在庙前的戏台创办“玄武学堂”,此既崇德学校之前身。当时学生约30名。首任校长为徐易良,当时玄武学堂实为一以客家话或闽南语为教学媒介之私垫。后因学生逐渐增加。原有的戏台简陋,末能容纳全部学生。

至1916年将校址移至浮罗大街106号,[阅读书报]属下之店屋;同时将[玄武学堂]易名为崇德学校。当时办学经费全靠董事诸翁(巫福彬、罗金開、练秀田、游碧田、陈启湖、张振南、陈林祖、刘俊德等)推动募捐维持。聘请邱敬业为校长,学生约80余名。三年后,由于学生人数激增,逐有董事及浮罗公益阅读报社职委月诸公推动募捐,筹得义款五千余元,藉此购得位于浮罗大街138号的双层排屋一座。

1920年将校址移至此处(浮罗大街138号的双层排屋),聘请冯习之任校长,五名教员,并增设五年级和六年级“高小班”, 学生人数约130名。当时董事包括陈淑源,林振辉,周宜昌,巫天佑,徐德佑,及张振南诸贤。同年发动第二次募捐重修屋宇及建设经费将学校整装一新。数年后,董事部聘请陈敬之担任校长至一九四一年,校务日进。1941年日军南侵,学校停办。

1945年日军投降后,在侨领陈春凤、杨升远、曹作轩、陈林祖、罗春笋、黄绍文、张玉山及其资助者协助下至1946年初開始恢復校务,由本地学者范美任校长。

1947年由张普潘接任校长,当时学校经费不足,遭遇困难,幸得市场店东热心教育以月捐资助及浮罗公益阅读书报社将属于二店屋的租金捐献充当经费,才聊以维持开支。

1951年因校舍(属寓)历史悠旧,非常陈旧,将面临坍塌之危险,在当时政府卫生官巡视下,并受励言警告遷移校舍,否则将採取行动关闭本校。
至一九五二年柯新庆先生,献校地约三亩半,位于湖内路旁,并在杨升远,罗春笋,徐瑞意,陈春风,陈巴都,麦玉麟,陈日升,陈林祖,张晋藩,周作贤,黄绍文,周宜昌,林清河,陈芳標,张玉山贤能推动下,筹备建校工作,经种种困难,举办娱乐市,发动筹募等义务,筹备建校基金才有着落。

1954 年二月新校舍落成,敦请柯新庆主持开幕典礼。同年八月,全体学生迁至新校舍授课。

1956年聘请林杰明长校。

1957年,由教务主任邹璇取代林杰明长校。同年六月在教育局受义下举办四南区常年运动会,办得很成功,颇获各方及教育局良好赞誉。至取用新校舍后,学生不断地增加至课室不够容纳,逼得全校学生分上下午班授课。

自政府宣布巫语为国语及英文为官方语文后,学生入学人数逐渐减退。(由中型人数减至小型人数)又全校学生原分上下午班授课,下午班放学时间每日均于下午六时后,此对本??家居山地之学生归途,殊多不便,本校为此每向教育局申请增建教室,但均受教育局所拒。有因本区各市镇小学都已开办高小班,每年来自其他市镇之五年级插班生也告中断,本校友中型降回小型学校。

1965年九月聘请陈荣富长校,校务为一新,并与1996年间把原有的食堂修建为临时教室,建临时教室两间,将下午班学生全调至上下授课。又于1967年本校曾联合浮罗德教会紫穦阁,在本校举办新春娱乐市,校誉为之一振。1967年底陈荣富校长另有高就离职。1968年初至周年6月由副校长郭嘉今代理长校。

1968年6月由陈荣显校长接管校政;同年获得政府建校金七千元,遂于同年本校推动及举办浮罗舍区华校连和会,藉此联络各华校师生情谊。
自宾周学联体育会(msspp)成立后,本校学生城曾参加各项运动项目及各项球类比赛。今将获得超卓之学生及球类简列下,藉作志传。

1969年:西南区篮球赛,男组篮球队及女组篮球队均荣获冠军。(此年由槟州学联会授权本校主办西南区篮球赛)

1970年:西南区篮球赛中男组篮球队再次荣获冠军,女组屈居亚军。又本校篮球冠军队参加全槟州篮球赛荣获全槟州季军。西南区乒乓赛中,均获得男女组乒乓对冠军。又四年级学生曾之进,曾参加槟州运动会中跳远项目,成绩超卓,破全槟以往纪录。

1971年:西南区—{篮球比赛:男队冠军、女队仍居亚军
{乒乓赛:男队和女队蝉联冠军。
各项球类学生超越表现:曾元进、杜明和、黄汝亮、吴保国、王春发被选代表槟州学联篮球队,出席州际赛。
吴保国被选代表槟州学联乒乓队,出席州际赛。曾元进被选代表全国小童篮球队员嫌队长,出席马尼拉(印尼主办)亚洲小童篮球赛。

1972年:西南区—{篮球赛:男队蝉联冠军,女队仍居亚军。
{乒乓赛:男队和女队荣获蝉联冠军。
全槟州—{篮球赛:男队荣获冠军
{乒乓赛:女队荣获冠军

1973年:西南区男组篮球队蝉联冠军女组屈居亚军。男足篮球篮球队参加全槟州篮球赛,荣获冠军。西南区男女乒乓队蝉联冠军,女组乒乓队参加全槟州乒乓赛,荣获冠军。六年级男生吴保国再度被选为槟州代表,出席州祭赛,又六年级女生陈莲娇亦被选为槟州乒乓队代表之一。

1974年:本校成立家教协会,首任主席曹水源校友,并在第二年(1975年)连和学校及校友会举办浮络七区华校书法、歌唱及演讲比赛。

1976年:董事部计划把原有的篮球场改建为洋灰球场,并获得国会议员资助三千元建筑材料,而董事部拔出三千元资助。以固当时想借政府业门微用沿公路旁在之校地,为恐新球场将来有疑公路之故,而改建新篮球场延至1978年才正实动工。

1979年11月22日本政府正实取用本校沿公路旁之校地11761KP,赔款RM23,552,00(每方尺RM2/=)

1979年12月31日陈荣显校长调升离职。

1980年1月1日由贵昌先生接任校长,次年(1981)年,3月18日荣休(55岁)

1981年3月19日教育局派来刊貼彭先生接任长校至1985年5月间;校董联合家协举办外丹功练习班,借用本校走廊作练习处。

1985年3月16日至1987年8月31日,由黄兴国长校。
黄校长长校其间,在他精心计划之下,除关心校务外,也非常关心校园卫生及美化,他时常参与园工消除野草,种值华木,使校园焕然一新。

1987年9月1日教育局派庄蓮根接任长政,庄校长对于校政及美化校园等方面增加一番的计划整顿后;不但校境更加幽美,学生成绩亦日愈进步,以致新生年年增加。在庄校的推动下成成立了电脑班,又举办[崇德行]筹备家教协会基金。在他的落边微求之下获得不少政府及私人的资助而增添了不少设备及装修。(1988年8月23日,林宗兴副校长菜休,由林来贵接任副校长)

1990年在庄校长的推动获得校董的合作与资助下,把学校的两间临时教室(前食堂)改建为礼堂,作为多元化用途,使学生及家长们受惠不少。

1993年4月16日庄校长调升,任槟州新课程纲要督学而离职。庄校长离职由林来贵副校长代理长政至1994年*月*日。林副校长于1994年9月4日荣休(55岁)

1994年*月*日教育部委派林敦良校长前来长政。

槟城浮罗山背崇德华文小学建校工程进展



浮羅崇德華小建校不忘環保 遷移3棵老樹

(檳島西南區23-05-2009日訊)浮羅崇德華小舉行“人人植樹,處處清涼”建校前移花遷樹,不忘環保活動,約百名董家教、建委代表、校友、家長及學生熱烈響應。
  該項活動是由該校建委會、董事會、家教協會及校友會聯辦。同時也迎合了新校舍發展商Sim Leisure發動的“當我們有能力做時,我們得盡力做,SLC拯救我們的地球”的口號。
  今日的重點節目包括“萬眾一心”遷樹活動,使用機械將3棵逾40年樹齡的老樹挖起,移植到校園儲藏室後的角落,同時也進行“愛的呵護”親子移花活動,讓學生與父母一同植樹,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為了這歷史性的一刻,師生手持鏟子圍繞著大樹,象征挖掘儀式。

  曹水源:擴建經費缺50萬

  建委會主席兼董事長曹水源表示,該校校舍具有將近百年的歷史,因為教室簡陋,缺乏大禮堂及各種特別課室,因此,擴建計劃刻不容緩。他指出,迄今建築經費仍缺乏50萬令吉,盡管得到Sim Leisure董事經理沈芝慶的鼎力支持,不過,建委會也決定將在近期內再度展開募捐活動,以彌補經費的不足。
  他說,建委會是于2007年中元節期間開始展開籌款活動,獲得社會熱心人士的認捐,反應不俗。

  賴校長:移樹旨在身行環保下一代

  賴校長表示,Sim Leisure被委任為擴建工程發展商,工程包括興建一座3層樓課室及一座大禮堂,為了保存現有的歷史特色,在建校的當兒,借此機會讓同學與檳島居民學習珍惜島上所擁有的文化遺產。
  她指出,該校校園有3棵古老的大樹妨礙工程進行,一般上,人們會將大樹砍掉,填土才進行工程,然而Sim Leisure與一般人不同,他們想盡辦法利用各種機械把大樹移植到校園其他角落。
  此舉旨在喚醒社會人士與大自然共存,由學校開始塑造一個愛護自然環境、保護生態、身行環保的下一代,一切植樹費用由Sim Leisure全權負責。
  出席者包括家協主席李月雲、校友會會長符策時、塗建和、蘇建光、陳昶閥、方有成、黃文壽、塗墨德等人。

  沈芝慶:新校舍致力保存原貌

  Sim Leisure董事經理沈芝慶表示,在崇德小學新校舍擴建方面,將採用舊式的屋瓦,致力保存崇德小學的原貌,讓新校舍與前棟建築物擁有和諧一致的建築構思。
  他指出,3棵逾40年老樹移植計劃的成功率達到65%,此次的移樹計劃主要是使用拖車及吊機進行,若是用人工相信至少要一個星期時間。
  他是名熱愛大自然環境,致力提倡環保的發展商。

  他是于今日出席浮羅崇德華小“人人植樹,處處清涼”建校前移花遷樹,不忘環保活動上,如是指出。該校今日也移植佛肚樹、文殊蘭、鐵樹、金邊虎尾蘭(鱷魚舌)、紅葉鐵樹、鳥窩厥。
  為了親身體驗浮羅山背的大自然環境,他在之前特地搬遷到崇德學校後的住宅區居住一年。他打趣地說,住在浮羅不用冷氣也無所謂。
  他說,環保是大家的責任,不僅是環境方面,也包括塑料再循環及天然資源的充份使用。
  “很多發展計劃,往往忽略環境保護這一環,再說,崇德校方也非常喜歡大自然,所以,此次的擴建計劃將致力保留該校的原貌,尤其是“對環境友善”的建築設計。”
  他說,此項“人人植樹,處處清涼”建校前移花遷樹活動主要是灌輸學生的環保意識,連其來自外國的同事也對馬來西亞人如此堅持環保的努力而感動。


發展商發起綠化校園‧崇德擴建移植3老樹
2009-05-24 11:42
星洲日報/大北馬‧2009.05.23



校園內3棵樹齡超過40年的老樹雖然阻礙了浮羅山背崇德小學的擴建校舍計劃,原本這些老樹應該被砍除,但是在“變則通”後,這3棵老樹不但保住性命,而且還有機會接受了本地少有的樹木遷移,被移植到校園的其他地方繼續種植,成為了坊間的佳話。

樹木移植的概念是由擴建崇德小學校舍的發展商所發起,目的是為了保存校園內的3棵老樹,不要讓樹木在發展計劃被砍伐。另外,發展商在擴建的藍圖中,以完全保留校舍原貌及著重環保的概念為主,也成為了此校擴建計劃的“賣點”。

負責擴建校舍工程的Sim Leisure是一家著名的國際主題公園發展商,這間公司以義務性質為此校操刀,並希望借著遷樹及綠化校園,灌輸小學生環保意識,將此校打造成為全體師生都身體力行響應環保的華小。

共有逾百名崇德小學師生及家長,於週六(5月23日)早上聚集在此校的老樹下,參與一項簡單但不是隆重且有意義的“人人植樹,處處清涼……建校前移花遷樹不忘環保”活動,一起動手種植花樹及見證發展商將兩棵香樹及一棵老樹移植到學校後院。

逾百師生齊力挖掘樹根

在發展商使用重型機械將樹遷移至後院之前,逾百名師生在香樹下參與“萬眾一心”遷樹活動,大家繞成一個大圓圈用鋤頭齊力挖掘樹根,親自體驗遷樹的過程,讓場面呈現一種令人感到的環保運動寫照。

師生及家長在“愛的呵護”親子移花活動中,在校園栽種了6種長壽花木及草藥,包括鳥窩蕨、金邊虎尾蘭(又稱鱷魚舌葉)、鐵樹、佛肚樹、紅葉鐵樹及文殊蘭。

沈芝慶:工程相當龐大
老樹移植成功率僅65%

Sim Leisure董事經理沈芝慶說,將這3棵樹齡超多40年的老樹移植的成功率雖然只有65%,而且還是這間公司移植樹木中樹齡最高的一項工程,但是他認為保存一棵老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將會盡所能,讓樹木能夠移植成功。

“遷樹的工程相當龐大,需要動用鏟泥機和起重機,而且樹木也需要經過修剪才可移植到別處,但是我有信心能夠在一週內完成遷樹工作。”

他說,在看到崇德小學師生及家長熱烈響應環保活動時的反應,讓沈芝慶及數位來自國外的同事都非常感動。

現代人少付諸行動“環保”

他認為,現代人雖然經常都會將“環保”掛在嘴邊,但是卻很少付諸於行動,因此此校師生的熱烈響應才讓他擁有如此大的感觸。

他對崇德小學能夠藉建校的機會向小學生灌輸環保必須身體力行的訊息感到欣慰,因為這將讓學生體驗無法從課本中獲得的學問,而且將會讓學生永遠都將參與學校遷樹的時刻銘記在心。

值得一提的是,熱愛大自然的沈芝慶為了享受浮羅山背的大自然,特地搬遷至浮羅山背的彭落烏卑,並在此處居住了1年。

提倡環保保留學校原貌
非營利方式為崇德擴建

沈芝慶說,這間公司是採取非營利方式為崇德小學擴建校舍,希望能夠為教育盡一點綿里,這間公司除了要提倡環保,也希望能夠在興建新校舍的同時,保留學校原有的風貌。

他說,現代人在發展時,經常都會忽略保存建筑物的原貌,但是他認為,一個建筑物之所以在早年會以一種特定的材料或款式建成,一定有其特別之處。

“許多建筑物,他們所使用的材料和結構都是能夠迎合當地的環境和氣候,裡面隱藏著不少學問,而且能夠把根留住是很重要的。”

為此,他希望在協助崇德小學進行興建一座3層樓校舍及大禮堂時,能夠保留及修復此校舊校舍的風貌。他將會根據舊校舍所使用的屋瓦,尋找同樣種類的再循環屋瓦來搭建新校舍的屋頂,以便讓新校舍也有相同的風貌。

他說,此校的擴建工程將會在一年後竣工,屆時學生將會在一片非常綠化的環境中求學。

賴春郿:擴建仍保存歷史特色
教導學生珍惜文化遺產

崇德小學校長賴春郿在致詞時說,此校在進行擴建的同時,依然保存著現有的歷史特色,因此希望藉擴建校舍的機會,讓學生學習珍惜現有的文化遺產。

她說,遷樹的活動也喚醒社會人士不要破壞自然生態,而是應該與大自然共存。

她說,此校獲得社會各階層的人士及校方的配合,由學校開始塑造一個愛護自然環境,保護生態,身行環保的下一代。

曹水源:盼熱心人續支持經費
此校監委會主席兼董事長曹水源說,此校有近百年歷史,基於教室設備簡陋和缺乏電腦室、教務處,董事會於前年議決擴建,去年通過檳州中元聯合會協助籌獲百多萬令吉,及向社會人士募捐,但所籌獲的款項離建校經費尚遠。

他慶幸此校獲得發展商義務支持,但他仍然希望社會上熱心教育的人士能夠繼續支持此校,以便籌足建校經費,讓擴建校舍計劃能夠早日落實。

星洲日報/大北馬‧2009.05.23

========================================================================
227學生續在校園上課‧崇德擴建校舍近期動工
2009-05-19 11:02 星洲日報/大北馬‧2009.05.18

(檳城)浮羅山背崇德小學至今雖然欠缺50萬令吉擴建基金,建校委員會依然決定施工後再向社會人士籌款。在施工期間,全校227名學生將不受影響,可以繼續在校園內上課。

崇德小學董事長曹水源指出,承包商的工人週一(5月18日)開始拆除校內的部份建築結構。即將被拆除的建築結構包括禮堂、食堂、廁所和儲藏室等。承包商也築起圍牆,讓學生可繼續在原有校舍上課。這項施工預料明年中旬完成。

施工期間續向公眾籌款

他說,由於發展圖測已獲批准,施工期不宜再拖延。董事部和校方將於施工期間,繼續呼吁社會善長仁翁和熱愛華教人士慷慨解囊支持擴建計劃。

崇德小學是基於教室陳舊及被白蟻蛀蝕,威脅師生安全,開始了擴建新校舍計劃。

校長賴春郿說,崇德小學於2007年獲得檳州中元聯合會與各街區組織協助籌款,加上建委會向熱心人士的募捐,總共籌獲250萬令吉左右。但物價在過去兩年大幅度高漲,硬體結構已經需耗費300萬令吉,還未包括軟體設施。

賴春郿:物價高漲建費增

她表示經濟不景是造成達不到籌款目標的原因之一。建委會希望社會人士繼續伸出援手,同時希望建校工程順利展開並落實後,再期盼社會人士施以援手,進一步解決軟體設備的問題。

她說,所有學生在食堂拆除後,將暫時移至六年級教室後部的臨時食堂用餐。

另外,崇德小學擴建計劃將把3棵已有40年樹齡的老樹移植到校園邊緣。校方也計劃種植更多花草綠化校園,讓學校的環境更舒適。

星洲日報/大北馬‧2009.05.18